

?
近年來,城中區持續提升鄉村綠化美化水平,扎實推進林業生態旅游與鄉村旅游一體融合發展,深入挖掘鄉村生態文化內涵,讓“綠水青山”成為廣大農民的“金山銀山”、“幸福靠山”,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推進綠美鄉村建設,塑造鄉村旅游之“形”
城中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殷殷囑托,著力建設“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努力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旅游的有力支撐。投入280多萬元,積極開展“美麗城中”生態鄉村建設,建設村屯綠化點19處、綠化美化鄉村6個、新增綠地面積21000多平方米,全區的鄉村綠化覆蓋率達70.9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032.02平方米,為發展庭院經濟和鄉村旅游奠定了堅實基礎。2021年以來,在蓮花山保護區累計種下閩楠、樟樹、紅椿、楓香、黃花風鈴木等各類名貴及鄉土樹種19000多棵、綠化面積超過260多畝。如今,蓮花山保護區總面積達52.9平方公里,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減緩熱島效應等重要生態功能,是市區不可多得的大型生態功能區,有城市“后花園”和“綠肺”的美譽,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促進旅游+林業融合,厚植鄉村旅游之“實”
2022年,城中區出臺《柳州市城中區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發展“十四五”規劃》,著力發展壯大文旅產業、林業產業、養老產業、大健康產業,為鄉村旅游提供了廣闊空間。依托當地的森林資源、水果資源、茶葉資源、竹子資源等林業資源優勢,建設櫻花谷休閑農業園、九木四季花海樂園、沉香種植園、花汐灣等6個特色林木、花卉觀光基地,打造脆蜜金桔園、紅肉蜜柚園等18個特色果園,提升蓮花山保護區、叢林精靈探險樂園等3個林業旅游景區品質,為游客提供觀光、游覽、康養、健身、研學、品嘗、購物等多項活動,有力促進“旅游+林業”、“旅游+生態”融合發展。2024年第一季度,城中區鄉村旅游區累計接待游客175萬人次,同比增長15.13%;旅游總收入達1.5億元,同比增長23.36%,有力帶動了鄉村旅游全面振興。
做好生態文化文章,提升鄉村旅游之“魂”
城中區深入挖掘森林文化、花卉文化、鄉愁文化等鄉村文化特色,為鄉村旅游注入文化之魂。在鄉村里種植2萬多株洋紫荊,建設紫荊花園,并舉辦紫荊花體育文化節、攝影展等活動,大力推廣柳州紫荊花文化、傳播人文精神、展示紫荊花城迷人魅力。結合鄉村旅游,建設茶文化館、大美濱江休閑農業展示館、金桔展示館等文化展館,厚植鄉村文化底蘊,提升群眾精、氣、神。將環江村平均樹齡114年的132株古龍眼樹全部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古樹名木管理數據庫”,成為凝聚當地村民鄉愁記憶的文化符號。深入挖掘古樹名木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打造了1個“中國十大最美鄉村”、12個“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綠色村屯、2個“廣西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等,不斷提升鄉村的“顏值”和“內涵”,以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信息員:農紀明??審核領導:楊曉麗??聯系電話:2614744)
?
?
近年來,城中區持續提升鄉村綠化美化水平,扎實推進林業生態旅游與鄉村旅游一體融合發展,深入挖掘鄉村生態文化內涵,讓“綠水青山”成為廣大農民的“金山銀山”、“幸福靠山”,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推進綠美鄉村建設,塑造鄉村旅游之“形”
城中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殷殷囑托,著力建設“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努力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旅游的有力支撐。投入280多萬元,積極開展“美麗城中”生態鄉村建設,建設村屯綠化點19處、綠化美化鄉村6個、新增綠地面積21000多平方米,全區的鄉村綠化覆蓋率達70.9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032.02平方米,為發展庭院經濟和鄉村旅游奠定了堅實基礎。2021年以來,在蓮花山保護區累計種下閩楠、樟樹、紅椿、楓香、黃花風鈴木等各類名貴及鄉土樹種19000多棵、綠化面積超過260多畝。如今,蓮花山保護區總面積達52.9平方公里,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減緩熱島效應等重要生態功能,是市區不可多得的大型生態功能區,有城市“后花園”和“綠肺”的美譽,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促進旅游+林業融合,厚植鄉村旅游之“實”
2022年,城中區出臺《柳州市城中區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發展“十四五”規劃》,著力發展壯大文旅產業、林業產業、養老產業、大健康產業,為鄉村旅游提供了廣闊空間。依托當地的森林資源、水果資源、茶葉資源、竹子資源等林業資源優勢,建設櫻花谷休閑農業園、九木四季花海樂園、沉香種植園、花汐灣等6個特色林木、花卉觀光基地,打造脆蜜金桔園、紅肉蜜柚園等18個特色果園,提升蓮花山保護區、叢林精靈探險樂園等3個林業旅游景區品質,為游客提供觀光、游覽、康養、健身、研學、品嘗、購物等多項活動,有力促進“旅游+林業”、“旅游+生態”融合發展。2024年第一季度,城中區鄉村旅游區累計接待游客175萬人次,同比增長15.13%;旅游總收入達1.5億元,同比增長23.36%,有力帶動了鄉村旅游全面振興。
做好生態文化文章,提升鄉村旅游之“魂”
城中區深入挖掘森林文化、花卉文化、鄉愁文化等鄉村文化特色,為鄉村旅游注入文化之魂。在鄉村里種植2萬多株洋紫荊,建設紫荊花園,并舉辦紫荊花體育文化節、攝影展等活動,大力推廣柳州紫荊花文化、傳播人文精神、展示紫荊花城迷人魅力。結合鄉村旅游,建設茶文化館、大美濱江休閑農業展示館、金桔展示館等文化展館,厚植鄉村文化底蘊,提升群眾精、氣、神。將環江村平均樹齡114年的132株古龍眼樹全部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古樹名木管理數據庫”,成為凝聚當地村民鄉愁記憶的文化符號。深入挖掘古樹名木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打造了1個“中國十大最美鄉村”、12個“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綠色村屯、2個“廣西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等,不斷提升鄉村的“顏值”和“內涵”,以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信息員:農紀明??審核領導:楊曉麗??聯系電話:2614744)
?
版權所有: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城中區人民政府主辦
柳州市城中區發展和改革局承辦
網站信箱:czqgx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