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中區執法局訊 通訊員鄧湖廣報道)近日,有市民向柳州市智慧城管平臺反映,稱要桂柳路保利·明玥山語小區附近的非機動車道上冒出兩個鋒利的“鐵樁”,對過往的車輛行人帶來安全隱患,希望相關部門能及時進行處置。
隨后,城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河東特勤中隊的執法人員立即趕到現場查看,發現市民反映的兩個“鐵樁”位于該小區門口不遠處的非機動車道上,相隔有4米左右。每個“鐵樁”露出七八厘米深的正方形切口,邊角鋒利,周圍也沒有放置警示安全牌之類的措施,十分危險。
由于暫時無法尋找到責任方,為了確保車輛及行人通行安全,執法人員用鐵錘將“鐵樁”砸掉。
執法隊員介紹,5月以來,他們已經處置了10余條路面殘釘坑洞相關的投訴案件。這些路面上裸露的“地釘”大多為施工后遺存的,問題看似很小,卻關乎市民出行安全和幸福指數。為此,執法人員提醒,相關施工單位在完工撤場時,應該清場清障,切勿到處“埋雷”,留下安全隱患。
(信息員:鄧湖廣 審核:張嘉婧 電話:2830695)
(城中區執法局訊 通訊員鄧湖廣報道)近日,有市民向柳州市智慧城管平臺反映,稱要桂柳路保利·明玥山語小區附近的非機動車道上冒出兩個鋒利的“鐵樁”,對過往的車輛行人帶來安全隱患,希望相關部門能及時進行處置。
隨后,城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河東特勤中隊的執法人員立即趕到現場查看,發現市民反映的兩個“鐵樁”位于該小區門口不遠處的非機動車道上,相隔有4米左右。每個“鐵樁”露出七八厘米深的正方形切口,邊角鋒利,周圍也沒有放置警示安全牌之類的措施,十分危險。
由于暫時無法尋找到責任方,為了確保車輛及行人通行安全,執法人員用鐵錘將“鐵樁”砸掉。
執法隊員介紹,5月以來,他們已經處置了10余條路面殘釘坑洞相關的投訴案件。這些路面上裸露的“地釘”大多為施工后遺存的,問題看似很小,卻關乎市民出行安全和幸福指數。為此,執法人員提醒,相關施工單位在完工撤場時,應該清場清障,切勿到處“埋雷”,留下安全隱患。
(信息員:鄧湖廣 審核:張嘉婧 電話:2830695)
版權所有: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城中區人民政府主辦
柳州市城中區發展和改革局承辦
網站信箱:czqgx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