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電子勞動合同“便民利企”
2021年7月22日《安徽日報》9版
7月9日,全省首份電子勞動合同在宣城簽訂。
當天,安徽生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陳仕友,在電腦上登錄安徽省陽光就業網上服務大廳,點擊“安徽省電子勞動合同企業入口”,創建了一份勞動合同,并將勞動合同發送給續聘職工王玨。沒一會兒,王玨就收到了短信,提醒他有一份勞動合同需要簽訂。“我用手機登錄皖事通App,進入電子勞動合同板塊,仔細查看了工作地點、工資待遇、勞動時長等信息后,在線完成了簽名提交。”王玨說。隨后,公司方確認無誤,進行電子蓋章。這時,王玨又收到了一條短信,提醒他電子合同已簽訂完畢。整個簽訂流程,用時不過幾分鐘。
“從2019年開始,企業就實行了無紙化人事檔案管理。但在勞動合同簽訂時,還需要與員工簽訂紙質合同,再掃描上傳存檔。勞動合同到期時,也需要人力資源專員進行人工查驗、通知員工續簽?,F在有了政府的電子勞動合同服務平臺,我們可以便捷地實現無紙化勞動合同簽訂。同時,在合同到期時,平臺也會主動提醒我們,無需人工查驗,減輕了不小的工作量。”7月19日,陳仕友告訴記者。
在王玨看來,簽訂電子合同,要比簽訂紙質合同便捷得多。“我簽的第一份勞動合同是紙質版,從員工簽字到企業蓋章,再到自己拿到簽好的合同,前前后后要花兩三天。而簽訂電子合同,我只要在手機上查看合同、提交簽名就行。收到電子合同后,我也不用擔心會弄丟它,還可以隨時隨地查看。”王玨說。
推行電子勞動合同,是人社部門在“互聯網+勞動關系”領域的有益探索。2020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明確認可電子勞動合同法律效力。2020年底,宣城市啟動“智慧人社平臺”建設,并積極開展省電子勞動合同服務平臺試點,在全省率先啟動電子勞動合同管理。據宣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人士介紹,電子勞動合同便民利企,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自7月9日上線以來,宣城市企業已新簽或續簽電子勞動合同40余份。下一步,將加大電子勞動合同的推廣應用,全力幫助企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推進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安徽日報記者 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