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農字〔2024〕13號 城中區2024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實施方案
?
城中農字〔2024〕13號
?
?
? 城中區2024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實施方案
?
根據《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24年廣西高素質農民培育實施方案的通知》(桂農廳辦發〔2024〕73號)精神和柳州市農業農村局2024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相關要求,結合城中區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鄉村人才振興的決策部署,圍繞我區“10+3+N”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人才需求,堅持需求導向、產業主線、分層實施、全程培育,堅持生產技術技能、產業發展帶頭人和鄉村振興主力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區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二、工作內容
2024年,圍繞守護國家糧食安全主題,聚焦全面支撐糧食和重要穩定安全供給,重點開展提高技術技能水平、提升產業發展能力和提升綜合素質素養3項主要工作,配合組織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業發展能力提升及農民綜合素質素養提升整村推進等專項行動,全面推進高素質農民隊伍建設。深入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普及行動,配合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提升行動、先鋒行動,分層分類培育各層次高素質農民。根據廣西高素質農民培育任務安排,2024年,城中區計劃培育高素質農民40人。
(一)重點提高技術技能水平
開展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專題培訓行動。支撐糧食生產,圍繞全產業鏈技術或單項關鍵技術,優先開展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培訓。遴選培訓對象,推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融合。服務糧油產業發展,積極開展糧油農產品的加工工藝、植保防治、質量安全、耕地保護、農機設備操作等相關技術服務培訓。按照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培訓安排,結合本地實際,配合開展水稻單產提升培訓、大豆單產提升培訓、玉米單產提升培訓、油菜產業發展培訓、農機手培訓、“菜籃子”產品生產技術專項培訓等相關培訓。其中“菜籃子”產品生產技術專項培訓要著重加強蔬菜、瓜果、茶葉、重要等園藝作物和熱作等領域技術培訓,鼓勵開設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實用技術和冷鏈物流運營管理等相關課程,促進農產品質量和產銷效益提高;抓好畜牧、家禽、水產品等養殖灌漿技術培訓,根據本地所需技術技能要求開展技術培訓,促進養殖業主要產品生產供應穩定發展。
(二)培優提升產業發展能力
1.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業發展能力提升培育行動。服務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圍繞經營管理、綠色發展、品牌創建、市場營銷、風險防控、冷鏈物流、三產融合等內容開展系統化培訓,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帶動能力。
2.參加自治區級“頭雁”人才示范培訓。積極組織學員參加由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組織培育的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業經理人、農產品電商達人、高素質女農民、青年農民和退役軍人村支書等具有較強示范帶動作用的高素質農民,作為國家級“頭雁”人才儲備。
(1)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業經理人培養計劃。為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復合型農業人才,壯大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中堅力量,選送一批符合條件的學員參加上級開展的現代青年農場主和農業經理人培育計劃,培育鄉村振興的“領頭雁”。
(2)實施高素質女農民、退役軍人村支書、高素質青年農民培訓計劃。參加上級組織開展的農村重點群體素質能力提升培訓,為各類高素質農民提供個性化培訓服務,加快建設“頭雁”人才隊伍。
(3)實施農產品電商達人培養計劃。為加快高素質農民適應農業發展新業態變化,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和農產品出村進城,參加上級組織的集中培訓和技能競賽,培養一批農產品電商達人。
(三)提升高素質農民素質素養
全面開設綜合素質素養課程,突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三農”相關政策、涉農法律法規、農業綠色發展、農業標準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耕地保護建設、鄉村治理、農耕文化、農村移風易俗等領域知識、理念和倡導性要求,全面提升農民綜合素質。
1.農民綜合素養提升整村推進行動。舉辦農民綜合素質素養提升培訓班(活動)。結合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農民豐收獎、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普通話推廣、農村殘疾人幫扶、防災減災應急性培訓等益農活動協同開展,圍繞鄉村文化和鄉村治理相關內容開展,普及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農村移風易俗、農耕文化傳承保護、鄉村優秀文化等內容,培育文明鄉風。
2.開展科普服務高素質農民培育行動。堅持協同融合、創新發展、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則,為高素質農民提供優質科普服務。鼓勵農業生產經營服務主體積極建設“三農”類科普教育基地,支持科技小院與高素質農民培育合作對接等措施。
3.實施高素質農民學歷提升行動。支持農民提升學歷層次,組織動員參加中高職教育,動員高素質農民積極參加免費中職學歷教育,有學歷提升需求的高素質農民報讀高職院校。
三、資金管理與使用
(一)資金來源
2024年我區高素質農民培訓資金來源由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負責。依據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管理要求制定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實施方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過程管理
要把農民教育培訓納入地方“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重要議程,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管理,確保完成教育培訓任務。做好需求摸底調研,制定差異化的培訓計劃和培訓實施方案,做到一班一計劃。嚴格審核培育計劃和培育對象,做好學員培訓考核,規范印制及發放結業證書。加強日常監管和質量跟蹤,為培育對象提供后續發展指導服務。注重對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成功模式的總結推廣,充分利用網絡等媒體平臺宣傳優秀典型,樹立示范標桿,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對照《高素質農民培育規范》《2024年廣西高素質農民培育質量效果評價評分標準》及《2024年廣西高素質農民培育歸集檔案清單》相關要求組織開展培育工作,完善檔案資料管理,提升工作針對性、規范性和有效性。如存在其他部門工作要求沖突、農時農節無法滿足教學需求等情況,上級農業農村部門申請調整培訓任務,確保此項工作高質高效完成。
(二)強化培育體系
加強與退役軍人、共青團、婦聯、科協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多部門協同、多資源聚合、多力量參與的工作格局。
(三)精選培育對象
圍繞產業和農民需求,選準培育對象。培育對象要求年滿16周歲,優先選拔55歲以下,正在從事或有意愿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農業從業者、返鄉入鄉創新創業者、鄉村治理及社會事業服務人員。
(四)優化課程設計
按需制定培育計劃,做到培育供給與需求有效匹配。對照《2024年廣西高素質農民培育模塊》,滿足綜合素養課、技術技能課和能力拓展課的學時要求。綜合運用課程教學、現場教學、實踐實訓、線上學習、觀摩交流等多種形式,開發精品課程,優化培訓方法,提高培訓實效。上好“行政主管部門第一課”,介紹本地高素質農民培育情況、宣傳好黨和國家的“三農”政策。經營管理型培訓班至少組織一次到本市或本縣(市、區)以外地區開展實踐觀摩教學,依托全國科教云平臺(云上智農APP)適當以線上學習的形式將全國各地名師精品課程納入培訓課程計劃。
(五)夯實基礎條件
1.加強教材選用。嚴格審核把關本級綜合素養類教材。根據《廣西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關于加強高素質農民培育教材選用和審查工作的通知》(桂農播發〔2023〕25號)要求,做好培育教材意識形態審查工作。優先選用農業農村部“十四五”規劃教材。針對農民學習特點加強課程和教材建設。
2.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培訓。充分用好全國農業科技云平臺(云上智農APP)開展在線學習,豐富線上學習渠道,確保信息化教學質量。鼓勵農民學員線上自主學習。組織農民參加線上學習,規范購買線上學習服務,選用具備在線學習、直播授課、學習測評、學時統計、實時監測、質量評價、學情追溯等基礎教學管理功能的在線教育培訓平臺。?
(六)做好信息調度
用好全國農民教育培訓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培育全過程管理。做到培訓信息100%入庫。負責維護本級培育對象、機構、基地和師資數據庫,加強對系統信息數據的動態管理,監督指導培育機構正確錄入培訓信息,確保培訓全程可追溯。培訓班結業前培訓指導學員熟練應用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云上智農APP)完成在線學情評價,提高線上評價參評率及滿意度。通過全國農民教育培訓信息管理系統完成在線評價的農民學員比例不低于90%,農民滿意度達到90%以上。
(七)用好培訓機構
深入培訓機構指導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加強對培訓班執行情況進行質量監控,對培訓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或整改。
(八)跟蹤服務
??? 做好高素質農民發展情況跟蹤監測,及時掌握參訓學員的發展動態、產業需求、榮譽獎項等信息。培訓結束1年內,對不少于50%的培育學員開展不少于2次的跟蹤指導,其中現場指導不少于1次。上一年度參訓學員重復培訓跟蹤率應不少于10%。引導有能力的學員積極申報縣級及以上示范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注冊農產品商標、開展“三品一標”認證等。支持高素質農民參加技能比賽和農產品交易活動等。
(九)示范推廣典型
及時對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進行總結,利用門戶網站、宣傳欄等形式,組織開展優秀典型挖掘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搭建交流展示平臺,強化示范引領,充分發揮高素質農民輻射帶動作用。
??????????????????????????
城中區農業農村局
?????????????????????????? 2024年7月10日
?
(此件公開發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柳州市城中區農業農村局??????????????? ?2024年7月10日印發 |
?
?
(信息員:農紀明??審核領導:任漓江??聯系電話:2614744)
?
城中農字〔2024〕13號
?
?
? 城中區2024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實施方案
?
根據《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24年廣西高素質農民培育實施方案的通知》(桂農廳辦發〔2024〕73號)精神和柳州市農業農村局2024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相關要求,結合城中區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鄉村人才振興的決策部署,圍繞我區“10+3+N”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人才需求,堅持需求導向、產業主線、分層實施、全程培育,堅持生產技術技能、產業發展帶頭人和鄉村振興主力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區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二、工作內容
2024年,圍繞守護國家糧食安全主題,聚焦全面支撐糧食和重要穩定安全供給,重點開展提高技術技能水平、提升產業發展能力和提升綜合素質素養3項主要工作,配合組織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業發展能力提升及農民綜合素質素養提升整村推進等專項行動,全面推進高素質農民隊伍建設。深入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普及行動,配合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提升行動、先鋒行動,分層分類培育各層次高素質農民。根據廣西高素質農民培育任務安排,2024年,城中區計劃培育高素質農民40人。
(一)重點提高技術技能水平
開展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專題培訓行動。支撐糧食生產,圍繞全產業鏈技術或單項關鍵技術,優先開展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培訓。遴選培訓對象,推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融合。服務糧油產業發展,積極開展糧油農產品的加工工藝、植保防治、質量安全、耕地保護、農機設備操作等相關技術服務培訓。按照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培訓安排,結合本地實際,配合開展水稻單產提升培訓、大豆單產提升培訓、玉米單產提升培訓、油菜產業發展培訓、農機手培訓、“菜籃子”產品生產技術專項培訓等相關培訓。其中“菜籃子”產品生產技術專項培訓要著重加強蔬菜、瓜果、茶葉、重要等園藝作物和熱作等領域技術培訓,鼓勵開設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實用技術和冷鏈物流運營管理等相關課程,促進農產品質量和產銷效益提高;抓好畜牧、家禽、水產品等養殖灌漿技術培訓,根據本地所需技術技能要求開展技術培訓,促進養殖業主要產品生產供應穩定發展。
(二)培優提升產業發展能力
1.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業發展能力提升培育行動。服務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圍繞經營管理、綠色發展、品牌創建、市場營銷、風險防控、冷鏈物流、三產融合等內容開展系統化培訓,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帶動能力。
2.參加自治區級“頭雁”人才示范培訓。積極組織學員參加由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組織培育的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業經理人、農產品電商達人、高素質女農民、青年農民和退役軍人村支書等具有較強示范帶動作用的高素質農民,作為國家級“頭雁”人才儲備。
(1)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業經理人培養計劃。為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復合型農業人才,壯大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中堅力量,選送一批符合條件的學員參加上級開展的現代青年農場主和農業經理人培育計劃,培育鄉村振興的“領頭雁”。
(2)實施高素質女農民、退役軍人村支書、高素質青年農民培訓計劃。參加上級組織開展的農村重點群體素質能力提升培訓,為各類高素質農民提供個性化培訓服務,加快建設“頭雁”人才隊伍。
(3)實施農產品電商達人培養計劃。為加快高素質農民適應農業發展新業態變化,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和農產品出村進城,參加上級組織的集中培訓和技能競賽,培養一批農產品電商達人。
(三)提升高素質農民素質素養
全面開設綜合素質素養課程,突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三農”相關政策、涉農法律法規、農業綠色發展、農業標準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耕地保護建設、鄉村治理、農耕文化、農村移風易俗等領域知識、理念和倡導性要求,全面提升農民綜合素質。
1.農民綜合素養提升整村推進行動。舉辦農民綜合素質素養提升培訓班(活動)。結合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農民豐收獎、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普通話推廣、農村殘疾人幫扶、防災減災應急性培訓等益農活動協同開展,圍繞鄉村文化和鄉村治理相關內容開展,普及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農村移風易俗、農耕文化傳承保護、鄉村優秀文化等內容,培育文明鄉風。
2.開展科普服務高素質農民培育行動。堅持協同融合、創新發展、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則,為高素質農民提供優質科普服務。鼓勵農業生產經營服務主體積極建設“三農”類科普教育基地,支持科技小院與高素質農民培育合作對接等措施。
3.實施高素質農民學歷提升行動。支持農民提升學歷層次,組織動員參加中高職教育,動員高素質農民積極參加免費中職學歷教育,有學歷提升需求的高素質農民報讀高職院校。
三、資金管理與使用
(一)資金來源
2024年我區高素質農民培訓資金來源由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負責。依據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管理要求制定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實施方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過程管理
要把農民教育培訓納入地方“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重要議程,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管理,確保完成教育培訓任務。做好需求摸底調研,制定差異化的培訓計劃和培訓實施方案,做到一班一計劃。嚴格審核培育計劃和培育對象,做好學員培訓考核,規范印制及發放結業證書。加強日常監管和質量跟蹤,為培育對象提供后續發展指導服務。注重對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成功模式的總結推廣,充分利用網絡等媒體平臺宣傳優秀典型,樹立示范標桿,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對照《高素質農民培育規范》《2024年廣西高素質農民培育質量效果評價評分標準》及《2024年廣西高素質農民培育歸集檔案清單》相關要求組織開展培育工作,完善檔案資料管理,提升工作針對性、規范性和有效性。如存在其他部門工作要求沖突、農時農節無法滿足教學需求等情況,上級農業農村部門申請調整培訓任務,確保此項工作高質高效完成。
(二)強化培育體系
加強與退役軍人、共青團、婦聯、科協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多部門協同、多資源聚合、多力量參與的工作格局。
(三)精選培育對象
圍繞產業和農民需求,選準培育對象。培育對象要求年滿16周歲,優先選拔55歲以下,正在從事或有意愿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農業從業者、返鄉入鄉創新創業者、鄉村治理及社會事業服務人員。
(四)優化課程設計
按需制定培育計劃,做到培育供給與需求有效匹配。對照《2024年廣西高素質農民培育模塊》,滿足綜合素養課、技術技能課和能力拓展課的學時要求。綜合運用課程教學、現場教學、實踐實訓、線上學習、觀摩交流等多種形式,開發精品課程,優化培訓方法,提高培訓實效。上好“行政主管部門第一課”,介紹本地高素質農民培育情況、宣傳好黨和國家的“三農”政策。經營管理型培訓班至少組織一次到本市或本縣(市、區)以外地區開展實踐觀摩教學,依托全國科教云平臺(云上智農APP)適當以線上學習的形式將全國各地名師精品課程納入培訓課程計劃。
(五)夯實基礎條件
1.加強教材選用。嚴格審核把關本級綜合素養類教材。根據《廣西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關于加強高素質農民培育教材選用和審查工作的通知》(桂農播發〔2023〕25號)要求,做好培育教材意識形態審查工作。優先選用農業農村部“十四五”規劃教材。針對農民學習特點加強課程和教材建設。
2.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培訓。充分用好全國農業科技云平臺(云上智農APP)開展在線學習,豐富線上學習渠道,確保信息化教學質量。鼓勵農民學員線上自主學習。組織農民參加線上學習,規范購買線上學習服務,選用具備在線學習、直播授課、學習測評、學時統計、實時監測、質量評價、學情追溯等基礎教學管理功能的在線教育培訓平臺。?
(六)做好信息調度
用好全國農民教育培訓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培育全過程管理。做到培訓信息100%入庫。負責維護本級培育對象、機構、基地和師資數據庫,加強對系統信息數據的動態管理,監督指導培育機構正確錄入培訓信息,確保培訓全程可追溯。培訓班結業前培訓指導學員熟練應用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云上智農APP)完成在線學情評價,提高線上評價參評率及滿意度。通過全國農民教育培訓信息管理系統完成在線評價的農民學員比例不低于90%,農民滿意度達到90%以上。
(七)用好培訓機構
深入培訓機構指導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加強對培訓班執行情況進行質量監控,對培訓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或整改。
(八)跟蹤服務
??? 做好高素質農民發展情況跟蹤監測,及時掌握參訓學員的發展動態、產業需求、榮譽獎項等信息。培訓結束1年內,對不少于50%的培育學員開展不少于2次的跟蹤指導,其中現場指導不少于1次。上一年度參訓學員重復培訓跟蹤率應不少于10%。引導有能力的學員積極申報縣級及以上示范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注冊農產品商標、開展“三品一標”認證等。支持高素質農民參加技能比賽和農產品交易活動等。
(九)示范推廣典型
及時對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進行總結,利用門戶網站、宣傳欄等形式,組織開展優秀典型挖掘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搭建交流展示平臺,強化示范引領,充分發揮高素質農民輻射帶動作用。
??????????????????????????
城中區農業農村局
?????????????????????????? 2024年7月10日
?
(此件公開發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柳州市城中區農業農村局??????????????? ?2024年7月10日印發 |
?
?
(信息員:農紀明??審核領導:任漓江??聯系電話:261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