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城中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2023年,城中區委、區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以貫徹《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為主線,不斷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創新,努力推動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城中區榮獲“2021-2022 年平安廣西建設活動先進縣(區)”榮譽稱號,已連續六年(三屆)獲此殊榮;獲2022年度全市“三大糾紛”調處工作優秀等次。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情況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行動指南和指導綱領。我區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等公共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文件,開展理論教育,對習近平法治思想進行學習研討。在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區政府常務會上通過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現實意義、實踐形成與發展,全面提高領導干部依法行政能力。2023年,區政府法律顧問于7月、10月和12月分別在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區政府常務會開展3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依法維護國家安全》和《對行政工作中相關法律法規、實施細則的解讀》的法治專題講座。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進一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二)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1.黨政主要領導謀篇布局,助推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有序進行。積極推動2023年的法治建設示范創建工作。2023年7月3日,我區召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動員部署會暨法治督察工作推進會,區委書記、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主任宋軍在會上進行了部署講話,要求各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提高政治站位,高標準完成本次示范創建工作。2023年6月26日,召開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2022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工作專題會議。會上,7個街道和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自然資源局、區交通運輸局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了現場述法。區委書記、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主任宋軍對述法對象采用“一述一評”的方式對履職情況逐一點評,指出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方向,要求整改到位。
2.黨政主要負責人率先垂范,黨委政府重要會議學法常態化。11月20日,召開區委依法治區委員會會議,區委書記、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主任宋軍主持會議并傳達學習《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清單制度的意見〉》《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貫徹落實〈關于建立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清單制度的意見〉的通知》,討論并印發了《柳州市城中區法律糾紛案件管理辦法》。要求領導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法治之下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確保依規治黨深入黨心,依法治國深入民心。2023年,在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等會議上共組織學習各類法律法規12次,切實提高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
3.樹立重視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導向。嚴把干部政治關、品行關、法治關、道德關,暢通與公檢法部門溝通渠道,及時掌握領導干部遵紀守法動向。堅持“凡提四必”,防止“帶病提拔”。2023年,我區共招錄公務員8名,選調生3名,法檢5名,其中法學專業10名。共13名同志參加區人大常委會提拔任職前法律法規考試。把法治素養作為干部德才考察的重要內容、加強對領導干部法治建設實績考核,對樹立法治權威、提升干部素質、凈化政治生態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健全政府機構職能體系情況
1.政府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一是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實現企業開辦7個事項、2個環節、1個工作日內辦結。推進跨省通辦,梳理跨省通辦事項476 項。推進“一網通辦”,城中區674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網上辦理。推進“全鏈通辦”,制定套餐一次性告知單與辦理流程。推進承諾審批服務,審批材料壓縮至162項,審批時限壓縮至 110個工作日,承諾辦結時限壓減率達83.8%。二是高質量完成營商環境優化任務。積極組織各部門參加“誠信質量萬里行”活動,開展5次優化營商環境宣傳活動,向群眾和企業發放《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手冊和宣傳袋。審核同意修復行政相對人在信用柳州上行政處罰公示信息共4條,開展了兩次信用修復培訓會,城區共16個部門,17 家企業參加。在“柳州市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和服務”平臺上傳行政許可16163條,行政處罰1762條;歸集上報信用承諾信息1416條,沒有發生重大失信事件。三是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建立健全“好差評”工作機制,充分了解群眾對政務服務的感受和訴求,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有的放矢地改進政務服務工作,切實轉作風、強服務、提效能,形成敢擔當、有作為、能干事的濃厚氛圍,暢通網上評價渠道。2023年9月22日,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在全市率先推出五合一“一窗通辦”公安服務窗口。
2.創新社會治理。市公安局城中分局柳東派出所大力推進“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工作,通過機制減負、研判賦能、創新增效、多元督考壓實打防工作成效,不斷激活基層善治源動力,在全力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核心區“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同時,推動“楓橋經驗”開新花。在推進“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工作中,柳東派出所成立了社區警務隊、案件辦理隊和綜合指揮室。今年以來,柳東派出所采取綜合指揮室及時分析研判、案件辦理隊快速偵查破案的主戰模式,共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60名,破獲刑事案件15起,查處治安案件41起,為轄區平安筑起一道堅固的防線,并獲《人民公安報》報道。我市旅游經濟火熱,城中轄區風情港夜市、五星步行街等景點成為“網紅打卡點”,游客接待量屢創新高。由城中分局牽頭,聯合交警、巡警、特警優勢警力,成立了“旅游景區警務大隊”,負責核心商圈秩序維護、警務服務等工作,打造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的“景區警務”巡防模式,全力推動“創滿意進景區”,擦亮“隱患少、警情少、服務優”的城中平安旅游“新名片”。中秋節、國慶節雙節期間,景區內8天未發生傳統盜搶騙刑事案件;轄區涉案類警情與去年同比下降54.05%,其中傳統盜搶騙警情同比下降84.62%,社會治安秩序持續良好。柳東派出所獲評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集體、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全國工人先鋒號、市公安局城中分局獲評廣西優秀公安局、公園派出所獲評廣西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等等。
3.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區司法局首次將法治文化和經營場所進行資源整合,探索出了一條將法治文化建設融入鄉村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與樸宿繁花民宿餐廳共同打造廣西首個以法治文化為主題的餐廳——城中區樸宿繁花法治文化餐廳。建成后的法治文化餐廳,將與環江村民法廣場等法治文化陣地一體化發展,形成一條蘊含現代法治精神、具有城中特色的“法治文化帶”。2023年4月27日,自治區司法廳副廳長張軍為城中區樸宿繁花法治文化餐廳揭牌,該項工作獲市司法局通報表揚。
(四)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情況
1.加強配合重點領域立法。2022年“蓮花山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被確立為柳州市第二屆基層立法聯系點,區人大常委會傾力打造聯絡站和基層立法聯系點,不斷完善和提升站點制度化、規范化建設,著力于使之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和貫徹實施法律法規的最佳實踐地,為推進柳州市立法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城中力量。2023年,共對上級各類文件提議23次。
2.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為加強政府規范性文件管理,推進依法行政,促進法治政府建設,我區每月通過政府網站公布上月予以備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7月開展了城中區行政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對區人民政府、區人民政府辦公室2023年6月30日前制定的、現行有效的6件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清理,經清理,擬對1件規范性文件進行廢止,5件行政規范性文件繼續有效。9月通過政府網站公布本年度行政規范性文件清理結果。已列入《廢止的行政規范性文件目錄》的行政規范性文件,不再繼續施行;列入《繼續有效的行政規范性文件目錄》的行政規范性文件,繼續執行,并在政府和部門網站予以公布,供公眾隨時查詢。
(五)健全行政決策制度體系提升行政決策公信力情況
1.嚴格落實決策法定程序。完善制度,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我區重大行政決策始終遵循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原則制定,2023年制定重大行政決策《柳州市城中區環江村、柳東村村莊規劃(2022-2035年)》1件,已通過決策啟動、公眾參與、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依法對外公布。
2.全面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制度。在全市率先制定《柳州市城中區外聘法律顧問(外聘律師)考核評價辦法》和《城中區公職律師統籌使用工作辦法》,從職責履行、服務質量、職業規范、工作紀律等方面對法律顧問工作進行考核,并作為2022年度全市司法行政系統亮點工作于2023年2月獲市司法局通報表揚。2023年,區政府法律顧問共接受委托參與以區政府為被告的行政訴訟案件31件,已判決案件27件,暫無敗訴案件,審查合同70余份,有效防范了政府重大合同的法律風險,較好履行了政府參謀助手和法律顧問職責。
(六)開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情況
1.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全面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一是充分發揮執法監督職責,定期對全區所有執法部門的行政執法公示情況在城區門戶網站進行抽查,發現公示不規范的單位責令期限整改,實現行政執法動態監督和全面監督。二是根據當下的相關法律法規修訂部門的權責清單,經過政府法律顧問合法性審查后提出意見,按照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后,形成最終版并已在政府門戶網站進行公開;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區各執法部門完成本系統執法事項的裁量基準制定(修訂)、公布、備案、清理等有關工作,對行政相對人的處罰進一步細化裁量基準,杜絕過度處罰;各執法部門將待上級梳理并印發免罰清單后,根據上級要求貫徹執行,或根據城區實際修訂適合的免罰清單,通過限制裁量權,對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主動制約和監督,從根本上消除因條件模糊、人為因素造成自由裁量權的隨意性和不公開、不公正性。
2.開展案卷評查工作。積極開展2023年度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共評查行政處罰案件15份,案卷評查評定結果15份為優秀等次,并及時通知案卷扣分的部門負責人登錄平臺,查看抽取的案卷具體的扣分事項,要求部門再次對案卷進行檢查,對扣分事項進行整改。聯合區人民檢察院、公職律師和政府法律顧問組成案卷評查小組,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專項案卷評查,共評查案卷50份,總體案卷情況良好,被評查單位對存在的問題已及時整改到位。
3.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2023年,我區共有79人參加全區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續職)培訓考試,75人通過,及格率為98.7%。積極參加市委全面依法治市辦組織的法治政府建設知識學習考試,養成學法用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真正達到以考促學、以學促用的目的。
4.深入推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專項整治工作。一是高位推進部署。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我區及時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組建了工作專班,刊登了整治公告,組織召開了動員部署會和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區政府領導親自深入基層一線對環江村公共交通情況進行實地調研。二是強化責任督導。交通警察支隊城中大隊通過企業走訪、警民懇談、實地調研的形式,開展調研座談活動7次,共收集線索9條。針對收集到的線索、建議,大隊立即進行核查,對反映屬實的,迅速組織進行整改反饋。累計收到市民贈予的感謝信3封、錦旗11面。區交通運輸局收集信息6條,已于8月全部處理完畢,進行企業檢查69次,對安全生產培訓工作進行指導,轄區企業落實情況良好,年度核查合格率100%。三是推行柔性執法。始終積極踐行“執法為民”理念,深入推進柔性執法,截至目前,無交通運輸類訴訟案,2022年同期為1起(經調解后撤案),訴訟案件同比下降100%;復議案件6起(其中駁回復議申請2件,維持2件,經調解后終止1件,還有1件在審理中),2022年同期為7件,(其中維持2件,經調解后終止5件),復議案件同比下降14.3%。
(七)健全突發事件應對體系情況
印發了《城中區2023年“安全生產月”活動方案》,推動行業主管部門及重點企業以“遵守安全生產法 當好第一責任人”主題壓實主管監管責任,認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通過“渡運安全月”、“安全生產月”等活動開展安全生產相關領域法律法規宣傳。6月16日在城中萬達廣場組織各部門、企業88家參加“6.16安全宣傳咨詢日”活動,接待人民群眾咨詢200余人次,發放各類安全生產、防災救災宣傳手冊500余份,大力營造“安全生產人人管、事故隱患處處防”的氛圍。深入推進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 2023 行動,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整治,檢查企業 1064家,發現問題隱患 2002 條,已整改 1917 條。全力推進自建房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危險性鑒定率 100%。全面開展餐飲企業、個體戶燃氣安全排查整改,整改率 93.76%。區應急局以工貿、危化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2023行動為抓手,開展各類安全生產督導、檢查67次,排查各類問題隱患700件,實施安全生產日常監管、事故責任處罰15次,罰款金額共計68.136萬元。
(八)依法化解矛盾糾紛情況
1.深化行政復議改革。堅持“復議為民”,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工作,不斷提高行政復議工作水平,依法穩妥推動行政復議案件得到實質性化解,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定紛止爭”的作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2023年,共接受人民群眾來電來人來函行政復議咨詢236批251人次,收到行政復議申請41件(當面申請15,來信申請26),不予受理1件,逾期未補正4件,轉送1件,告知1件,受理34件,共審結行政復議案件39件(其中2022年結轉7件,2023年審結32件),其中維持行政機關行政行為19件,撤銷行政機關行政行為4件,確認違法1件,駁回復議申請9件,復議終止6件,2件在審理中。
2.優化社會矛盾化解機制,平安城中建設成效顯著。在全市率先實現社區(村)“三官一律”全覆蓋,新成立7個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3個行業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有效化解矛盾糾紛748件,調解成功率達99.87%。深化“兩隊一室”警務機制改革,入選“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警務機制改革試點。開展信訪案件化解,實現“七個不發生”和“零非訪”目標。加大毒品整治,嚴肅嚴厲打擊毒品違法犯罪活動,破獲涉毒刑事案件 52 起。城中派出所在全市率先試行聘請退休民警開設矛盾糾紛調解室,提升派出所調處能力。
3.成立行政爭議調解中心。成立“政和通”行政爭議調解中心,是促進行政爭議源頭化解、多元化解、實質化解的一次全新探索。充分發揮行政爭議調解中心的作用,進一步建立健全行政爭議調解工作制度,建立行政調解員人才庫,開展相關工作的法律、法規、政策宣傳,通過“府院聯動”,把行政爭議盡量實質性地化解在行政調處程序中,確保最大限度地把行政爭議解決、吸附在基層。依托行政爭議調解中心,行政爭議案件調解成功4件,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九)健全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情況
依法接受人大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好人大代表議案和政協委員提案,充分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建議,接受新聞輿論、社會公眾、紀檢監察、審計依法履行監督職責。
(十)推進數字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是推動法治政府建設,打造數字型政府。為配合做好接入國家、自治區法規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統一公開查詢平臺,實現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統一公開查詢,區司法局采購一批電腦便于開展工作。二是發揮“智慧”監管手段,認真做好日常監督檢查工作。通過利用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電子監管系統,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日常監督檢查,充分發揮“智慧監管”作用,規范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行為,提高工作效率。2023年,對食品生產單位監管使用達100%;銷售風險分級評定率為100%,電子監督檢查系統餐飲檢查覆蓋率為76.6%;運用“廣西餐安”APP培訓1794家,智慧監管得到進一步推進。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互聯網+明廚亮灶”完成率 100%,建立標桿餐飲服務企業14家。
(十一)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情況
2023年以來,我區普法獲得顯著成效,區人民法院3篇案例獲國家級案例叢書收錄;區司法局編排的《防疫抗疫,法治同行——復工復產宣傳微動漫》被評為2022年度廣西優秀法治動漫微視頻三等獎;編排的《高空擲物法律責任誰承擔——民法典普法宣傳小視頻》被評為2022年度廣西優秀法治動漫微視頻優秀獎。目前,積極爭創“全國守法普法示范市(縣、區)”和“法治鄉村建設”活動。堅持法治宣傳教育與法治政府建設相結合,積極開展普法講師團進基層活動,充分利用法治文化示范點,法治文化墻、法治櫥窗等法治文化陣地中的法律元素,寓普法宣傳于文化活動之中。深入開展“法律七進”活動,讓法治宣傳教育“軟”實力,成為法治建設的“硬”支撐。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治文化惠民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進校園”、“‘4?15’國家安全日教育日宣傳”、“禁毒宣傳”、預防養老詐騙宣傳等30余次主題活動。
(十二)加強黨的領導,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制情況
堅持黨的領導,壓實責任,激發動力,不斷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制。印發了《柳州市城中區貫徹執行〈廣西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工作方案》。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高起點布局全面依法治區。自覺扛起依法治區政治責任,將法治建設納入區委常委會工作要點,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推進,及時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確保法治建設有力有序推進。嚴格執行黨內法規,支持政府依法行政,人大、政協依法履職,督促政府落實法律顧問制度,率領班子成員帶頭依法辦事,嚴禁干預司法活動,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
二、存在的問題
2023年,城中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著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個別執法部門執法人員法律專業知識仍需進一步加強,法律專業人才數量仍然不足,案多人少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4年,我區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的最新重要講話精神,嚴格按照中央、自治區和柳州市的統一安排部署,持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開創法治城中建設工作新局面。
?
?
?
(信息員:龐翰雯,審核領導:李德永,聯系方式:2833565)
?
2023年,城中區委、區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以貫徹《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為主線,不斷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創新,努力推動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城中區榮獲“2021-2022 年平安廣西建設活動先進縣(區)”榮譽稱號,已連續六年(三屆)獲此殊榮;獲2022年度全市“三大糾紛”調處工作優秀等次。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情況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行動指南和指導綱領。我區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等公共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文件,開展理論教育,對習近平法治思想進行學習研討。在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區政府常務會上通過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現實意義、實踐形成與發展,全面提高領導干部依法行政能力。2023年,區政府法律顧問于7月、10月和12月分別在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區政府常務會開展3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依法維護國家安全》和《對行政工作中相關法律法規、實施細則的解讀》的法治專題講座。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進一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二)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1.黨政主要領導謀篇布局,助推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有序進行。積極推動2023年的法治建設示范創建工作。2023年7月3日,我區召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動員部署會暨法治督察工作推進會,區委書記、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主任宋軍在會上進行了部署講話,要求各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提高政治站位,高標準完成本次示范創建工作。2023年6月26日,召開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2022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工作專題會議。會上,7個街道和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自然資源局、區交通運輸局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了現場述法。區委書記、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主任宋軍對述法對象采用“一述一評”的方式對履職情況逐一點評,指出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方向,要求整改到位。
2.黨政主要負責人率先垂范,黨委政府重要會議學法常態化。11月20日,召開區委依法治區委員會會議,區委書記、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主任宋軍主持會議并傳達學習《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清單制度的意見〉》《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貫徹落實〈關于建立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清單制度的意見〉的通知》,討論并印發了《柳州市城中區法律糾紛案件管理辦法》。要求領導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法治之下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確保依規治黨深入黨心,依法治國深入民心。2023年,在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等會議上共組織學習各類法律法規12次,切實提高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
3.樹立重視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導向。嚴把干部政治關、品行關、法治關、道德關,暢通與公檢法部門溝通渠道,及時掌握領導干部遵紀守法動向。堅持“凡提四必”,防止“帶病提拔”。2023年,我區共招錄公務員8名,選調生3名,法檢5名,其中法學專業10名。共13名同志參加區人大常委會提拔任職前法律法規考試。把法治素養作為干部德才考察的重要內容、加強對領導干部法治建設實績考核,對樹立法治權威、提升干部素質、凈化政治生態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健全政府機構職能體系情況
1.政府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一是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實現企業開辦7個事項、2個環節、1個工作日內辦結。推進跨省通辦,梳理跨省通辦事項476 項。推進“一網通辦”,城中區674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網上辦理。推進“全鏈通辦”,制定套餐一次性告知單與辦理流程。推進承諾審批服務,審批材料壓縮至162項,審批時限壓縮至 110個工作日,承諾辦結時限壓減率達83.8%。二是高質量完成營商環境優化任務。積極組織各部門參加“誠信質量萬里行”活動,開展5次優化營商環境宣傳活動,向群眾和企業發放《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手冊和宣傳袋。審核同意修復行政相對人在信用柳州上行政處罰公示信息共4條,開展了兩次信用修復培訓會,城區共16個部門,17 家企業參加。在“柳州市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和服務”平臺上傳行政許可16163條,行政處罰1762條;歸集上報信用承諾信息1416條,沒有發生重大失信事件。三是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建立健全“好差評”工作機制,充分了解群眾對政務服務的感受和訴求,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有的放矢地改進政務服務工作,切實轉作風、強服務、提效能,形成敢擔當、有作為、能干事的濃厚氛圍,暢通網上評價渠道。2023年9月22日,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在全市率先推出五合一“一窗通辦”公安服務窗口。
2.創新社會治理。市公安局城中分局柳東派出所大力推進“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工作,通過機制減負、研判賦能、創新增效、多元督考壓實打防工作成效,不斷激活基層善治源動力,在全力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核心區“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同時,推動“楓橋經驗”開新花。在推進“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工作中,柳東派出所成立了社區警務隊、案件辦理隊和綜合指揮室。今年以來,柳東派出所采取綜合指揮室及時分析研判、案件辦理隊快速偵查破案的主戰模式,共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60名,破獲刑事案件15起,查處治安案件41起,為轄區平安筑起一道堅固的防線,并獲《人民公安報》報道。我市旅游經濟火熱,城中轄區風情港夜市、五星步行街等景點成為“網紅打卡點”,游客接待量屢創新高。由城中分局牽頭,聯合交警、巡警、特警優勢警力,成立了“旅游景區警務大隊”,負責核心商圈秩序維護、警務服務等工作,打造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的“景區警務”巡防模式,全力推動“創滿意進景區”,擦亮“隱患少、警情少、服務優”的城中平安旅游“新名片”。中秋節、國慶節雙節期間,景區內8天未發生傳統盜搶騙刑事案件;轄區涉案類警情與去年同比下降54.05%,其中傳統盜搶騙警情同比下降84.62%,社會治安秩序持續良好。柳東派出所獲評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集體、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全國工人先鋒號、市公安局城中分局獲評廣西優秀公安局、公園派出所獲評廣西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等等。
3.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區司法局首次將法治文化和經營場所進行資源整合,探索出了一條將法治文化建設融入鄉村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與樸宿繁花民宿餐廳共同打造廣西首個以法治文化為主題的餐廳——城中區樸宿繁花法治文化餐廳。建成后的法治文化餐廳,將與環江村民法廣場等法治文化陣地一體化發展,形成一條蘊含現代法治精神、具有城中特色的“法治文化帶”。2023年4月27日,自治區司法廳副廳長張軍為城中區樸宿繁花法治文化餐廳揭牌,該項工作獲市司法局通報表揚。
(四)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情況
1.加強配合重點領域立法。2022年“蓮花山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被確立為柳州市第二屆基層立法聯系點,區人大常委會傾力打造聯絡站和基層立法聯系點,不斷完善和提升站點制度化、規范化建設,著力于使之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和貫徹實施法律法規的最佳實踐地,為推進柳州市立法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城中力量。2023年,共對上級各類文件提議23次。
2.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為加強政府規范性文件管理,推進依法行政,促進法治政府建設,我區每月通過政府網站公布上月予以備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7月開展了城中區行政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對區人民政府、區人民政府辦公室2023年6月30日前制定的、現行有效的6件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清理,經清理,擬對1件規范性文件進行廢止,5件行政規范性文件繼續有效。9月通過政府網站公布本年度行政規范性文件清理結果。已列入《廢止的行政規范性文件目錄》的行政規范性文件,不再繼續施行;列入《繼續有效的行政規范性文件目錄》的行政規范性文件,繼續執行,并在政府和部門網站予以公布,供公眾隨時查詢。
(五)健全行政決策制度體系提升行政決策公信力情況
1.嚴格落實決策法定程序。完善制度,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我區重大行政決策始終遵循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原則制定,2023年制定重大行政決策《柳州市城中區環江村、柳東村村莊規劃(2022-2035年)》1件,已通過決策啟動、公眾參與、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依法對外公布。
2.全面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制度。在全市率先制定《柳州市城中區外聘法律顧問(外聘律師)考核評價辦法》和《城中區公職律師統籌使用工作辦法》,從職責履行、服務質量、職業規范、工作紀律等方面對法律顧問工作進行考核,并作為2022年度全市司法行政系統亮點工作于2023年2月獲市司法局通報表揚。2023年,區政府法律顧問共接受委托參與以區政府為被告的行政訴訟案件31件,已判決案件27件,暫無敗訴案件,審查合同70余份,有效防范了政府重大合同的法律風險,較好履行了政府參謀助手和法律顧問職責。
(六)開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情況
1.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全面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一是充分發揮執法監督職責,定期對全區所有執法部門的行政執法公示情況在城區門戶網站進行抽查,發現公示不規范的單位責令期限整改,實現行政執法動態監督和全面監督。二是根據當下的相關法律法規修訂部門的權責清單,經過政府法律顧問合法性審查后提出意見,按照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后,形成最終版并已在政府門戶網站進行公開;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區各執法部門完成本系統執法事項的裁量基準制定(修訂)、公布、備案、清理等有關工作,對行政相對人的處罰進一步細化裁量基準,杜絕過度處罰;各執法部門將待上級梳理并印發免罰清單后,根據上級要求貫徹執行,或根據城區實際修訂適合的免罰清單,通過限制裁量權,對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主動制約和監督,從根本上消除因條件模糊、人為因素造成自由裁量權的隨意性和不公開、不公正性。
2.開展案卷評查工作。積極開展2023年度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共評查行政處罰案件15份,案卷評查評定結果15份為優秀等次,并及時通知案卷扣分的部門負責人登錄平臺,查看抽取的案卷具體的扣分事項,要求部門再次對案卷進行檢查,對扣分事項進行整改。聯合區人民檢察院、公職律師和政府法律顧問組成案卷評查小組,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專項案卷評查,共評查案卷50份,總體案卷情況良好,被評查單位對存在的問題已及時整改到位。
3.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2023年,我區共有79人參加全區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續職)培訓考試,75人通過,及格率為98.7%。積極參加市委全面依法治市辦組織的法治政府建設知識學習考試,養成學法用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真正達到以考促學、以學促用的目的。
4.深入推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專項整治工作。一是高位推進部署。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我區及時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組建了工作專班,刊登了整治公告,組織召開了動員部署會和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區政府領導親自深入基層一線對環江村公共交通情況進行實地調研。二是強化責任督導。交通警察支隊城中大隊通過企業走訪、警民懇談、實地調研的形式,開展調研座談活動7次,共收集線索9條。針對收集到的線索、建議,大隊立即進行核查,對反映屬實的,迅速組織進行整改反饋。累計收到市民贈予的感謝信3封、錦旗11面。區交通運輸局收集信息6條,已于8月全部處理完畢,進行企業檢查69次,對安全生產培訓工作進行指導,轄區企業落實情況良好,年度核查合格率100%。三是推行柔性執法。始終積極踐行“執法為民”理念,深入推進柔性執法,截至目前,無交通運輸類訴訟案,2022年同期為1起(經調解后撤案),訴訟案件同比下降100%;復議案件6起(其中駁回復議申請2件,維持2件,經調解后終止1件,還有1件在審理中),2022年同期為7件,(其中維持2件,經調解后終止5件),復議案件同比下降14.3%。
(七)健全突發事件應對體系情況
印發了《城中區2023年“安全生產月”活動方案》,推動行業主管部門及重點企業以“遵守安全生產法 當好第一責任人”主題壓實主管監管責任,認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通過“渡運安全月”、“安全生產月”等活動開展安全生產相關領域法律法規宣傳。6月16日在城中萬達廣場組織各部門、企業88家參加“6.16安全宣傳咨詢日”活動,接待人民群眾咨詢200余人次,發放各類安全生產、防災救災宣傳手冊500余份,大力營造“安全生產人人管、事故隱患處處防”的氛圍。深入推進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 2023 行動,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整治,檢查企業 1064家,發現問題隱患 2002 條,已整改 1917 條。全力推進自建房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危險性鑒定率 100%。全面開展餐飲企業、個體戶燃氣安全排查整改,整改率 93.76%。區應急局以工貿、危化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2023行動為抓手,開展各類安全生產督導、檢查67次,排查各類問題隱患700件,實施安全生產日常監管、事故責任處罰15次,罰款金額共計68.136萬元。
(八)依法化解矛盾糾紛情況
1.深化行政復議改革。堅持“復議為民”,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工作,不斷提高行政復議工作水平,依法穩妥推動行政復議案件得到實質性化解,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定紛止爭”的作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2023年,共接受人民群眾來電來人來函行政復議咨詢236批251人次,收到行政復議申請41件(當面申請15,來信申請26),不予受理1件,逾期未補正4件,轉送1件,告知1件,受理34件,共審結行政復議案件39件(其中2022年結轉7件,2023年審結32件),其中維持行政機關行政行為19件,撤銷行政機關行政行為4件,確認違法1件,駁回復議申請9件,復議終止6件,2件在審理中。
2.優化社會矛盾化解機制,平安城中建設成效顯著。在全市率先實現社區(村)“三官一律”全覆蓋,新成立7個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3個行業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有效化解矛盾糾紛748件,調解成功率達99.87%。深化“兩隊一室”警務機制改革,入選“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警務機制改革試點。開展信訪案件化解,實現“七個不發生”和“零非訪”目標。加大毒品整治,嚴肅嚴厲打擊毒品違法犯罪活動,破獲涉毒刑事案件 52 起。城中派出所在全市率先試行聘請退休民警開設矛盾糾紛調解室,提升派出所調處能力。
3.成立行政爭議調解中心。成立“政和通”行政爭議調解中心,是促進行政爭議源頭化解、多元化解、實質化解的一次全新探索。充分發揮行政爭議調解中心的作用,進一步建立健全行政爭議調解工作制度,建立行政調解員人才庫,開展相關工作的法律、法規、政策宣傳,通過“府院聯動”,把行政爭議盡量實質性地化解在行政調處程序中,確保最大限度地把行政爭議解決、吸附在基層。依托行政爭議調解中心,行政爭議案件調解成功4件,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九)健全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情況
依法接受人大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好人大代表議案和政協委員提案,充分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建議,接受新聞輿論、社會公眾、紀檢監察、審計依法履行監督職責。
(十)推進數字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是推動法治政府建設,打造數字型政府。為配合做好接入國家、自治區法規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統一公開查詢平臺,實現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統一公開查詢,區司法局采購一批電腦便于開展工作。二是發揮“智慧”監管手段,認真做好日常監督檢查工作。通過利用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電子監管系統,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日常監督檢查,充分發揮“智慧監管”作用,規范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行為,提高工作效率。2023年,對食品生產單位監管使用達100%;銷售風險分級評定率為100%,電子監督檢查系統餐飲檢查覆蓋率為76.6%;運用“廣西餐安”APP培訓1794家,智慧監管得到進一步推進。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互聯網+明廚亮灶”完成率 100%,建立標桿餐飲服務企業14家。
(十一)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情況
2023年以來,我區普法獲得顯著成效,區人民法院3篇案例獲國家級案例叢書收錄;區司法局編排的《防疫抗疫,法治同行——復工復產宣傳微動漫》被評為2022年度廣西優秀法治動漫微視頻三等獎;編排的《高空擲物法律責任誰承擔——民法典普法宣傳小視頻》被評為2022年度廣西優秀法治動漫微視頻優秀獎。目前,積極爭創“全國守法普法示范市(縣、區)”和“法治鄉村建設”活動。堅持法治宣傳教育與法治政府建設相結合,積極開展普法講師團進基層活動,充分利用法治文化示范點,法治文化墻、法治櫥窗等法治文化陣地中的法律元素,寓普法宣傳于文化活動之中。深入開展“法律七進”活動,讓法治宣傳教育“軟”實力,成為法治建設的“硬”支撐。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治文化惠民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進校園”、“‘4?15’國家安全日教育日宣傳”、“禁毒宣傳”、預防養老詐騙宣傳等30余次主題活動。
(十二)加強黨的領導,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制情況
堅持黨的領導,壓實責任,激發動力,不斷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制。印發了《柳州市城中區貫徹執行〈廣西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工作方案》。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高起點布局全面依法治區。自覺扛起依法治區政治責任,將法治建設納入區委常委會工作要點,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推進,及時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確保法治建設有力有序推進。嚴格執行黨內法規,支持政府依法行政,人大、政協依法履職,督促政府落實法律顧問制度,率領班子成員帶頭依法辦事,嚴禁干預司法活動,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
二、存在的問題
2023年,城中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著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個別執法部門執法人員法律專業知識仍需進一步加強,法律專業人才數量仍然不足,案多人少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4年,我區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的最新重要講話精神,嚴格按照中央、自治區和柳州市的統一安排部署,持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開創法治城中建設工作新局面。
?
?
?
(信息員:龐翰雯,審核領導:李德永,聯系方式:2833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