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城中區人民政府2022年工作總結和2023年工作計劃
柳州市城中區人民政府2022年工作總結
和2023年工作計劃
?
2022年工作總結
?
今年,城中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按照區委部署,堅持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根本動力,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貫徹“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指示要求,努力打造“高品質城市生活樣板區、新業態融合發展集聚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據預測,城中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81.68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一產增加值1.06億元,同比增長1.6%;二產增加值206.35億元,同比增長4.6%;三產增加值274.28億元,同比增長2.0%。固定資產投資上報108.94億元,同比下降34.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8億元,同比下降13%。
一、區域經濟發展總體平穩
(一)第三產業穩步發展。扎實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區四家班子領導和企業服務年活動工作組走訪企業176余次,建立企業清單、問題清單、措施清單“三張清單”,優化服務企業紓困。組織召開城中區2022年“政銀企”對接會,構建惠企政策平臺、金融服務平臺、政企服務平臺“三個平臺”,推動98家企業與現場13銀行、2家擔保機構達成合作意向,達成意向金額5.13億元。開展“5·1”促消費、購車補油卡等活動,面向全市民發放消費券、補貼油卡達180萬,直接聯動消費約3300萬元,帶動車輛消費5682萬元,加速消費市場回暖。精心策劃“城中人 游城中”、“我是城中旅游代言人”等活動,承辦柳州市花為媒“云賞美麗鄉村”、環江村龍眼節、柚子節等節慶,開展環江濱水大道旅游消費節等活動,有效促進旅游消費落地城中。2022年前三季度,旅游總人數達711.72萬人次,旅游總消費83.41億元,實現我區旅游總人數、總消費逆勢向上增長。
(二)新業態融合發展。新業態集聚區按照“一區三園”模式規劃布局,鑫中聯大廈總規劃使用面積12000平方米,博藝大廈部分企業納入園區管理。大力招引、培育和發展總部經濟,新業態集聚區已入駐企業100家,商會1家,產業協會2家,完成營收約8億元,實現稅收收入2301.83萬元,產業集聚效果突顯。園區推動廣西木網平臺正式啟動上線、舉辦“5G?賦能+工業互聯網”戰略合作簽約等活動,推動城區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
(三)鄉村振興步伐加快。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編制柳州市城中區大美環江休閑農業示范區建設規劃,全區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已完成4.87億元。“紅肉蜜柚”“脆蜜金桔”2個特色農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志認證。投資1560萬元,全面提升精品民宿、農家樂的基礎建設。完成6條鄉村道路硬化及12個污水處理工程、10個自來水項目、88套村屯安防項目建設。嚴格落實農房建設風貌管控,推進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等多項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工作。
(四)產業項目和招商引資扎實推進。2022年總投資五千萬元以上儲備項目35個,估算總投資265.51億元,7個儲備項目實現開工建設。市級層面重大項目建設方面,完成新開工項目1項,完成投資額36.40億元,完成全年進度72.8%。城中區教育基礎設施PPP項目(7個子項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9月已入國家PPP項目庫。預計城中區完成區外境內到位資金75.47億元,新引進項目39個。對接“四類500強”“專精特新”企業,新引進四類500強項目4個,新引進專精特新等項目3個。重點制定“華潤文化旅游”產業鏈,將相關配套酒店、基礎設施建設等納入鏈條中。招引新企業約80家進駐樓宇,推動項目落地約39個,投資額約30億元,盤活樓宇經濟。
二、城市建設高品質發展
(一)加快推動城市更新工作。推動實施24個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居民4000戶。續建“三供一業”改造項目涉及23個小區,將于年底全部完工。持續開展城區14條小街巷改造工作,修復破損路面約3000平方,疏通排污管道約4000米,更換破損井蓋、雨箅約300個。全面推動小區治理體系建設,轄區內三無小區中已有121個小區組建業委會或成立自管小組進行管理,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二)不斷提高市容市貌管理水平。開展市容專項整治、“五車”及違停整治、“揚塵”污染治理等行動930次,在2022年“金壺杯”考核中數字化城管、揚塵治理、“門前三包”等多個項目位列前茅。充分運用備“電子告知單”等新型執法裝備,推廣“違停嚴管街”治理模式。妥善處理數管案件3萬余件,按期結案率100%,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科學化、智能化程度。開展自建房安全排查64次,累計排查全區既有房屋9165戶,自建房3204戶,發現疑似安全隱患842戶,毫不松懈抓好整改,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三、民生福祉持續促進
強化就業和社會保證,構建“1+7+N”城區、街道、社區(村)就業服務平臺,新增就業人員9103人,完成率達101.14%。全力做好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發放民政救濟金額累計802萬元,城鄉低保平均補助水平超過自治區績效考核標準。發揮醫療救助政策托底保障功能,超額完成醫保任務,完成率為109%。抓實抓好雙擁工作,我區被定位全國退役軍人電子優待證試點城區,300余家商戶入駐城中區崇軍聯盟,自治區雙擁工作會議選定我區萬達“崇軍銜”設為現場觀摩點。
四、社會事業穩步發展。
(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高效處置10·14疫情,截至10月23日,逐步有序解除管控措施,打贏了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扎實推進新冠疫苗的接種工作,累計共接種34萬人,81.16萬劑次,接種覆蓋率在柳州市各城區名列第一。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核酸采樣檢測工作,嚴格執行“二碼聯查”,做好居家隔離人員、重點人群上門核酸采樣和體溫監測等工作。穩步開展冷鏈食品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保障食品安全。
(二)穩步推進“教育強區”工作。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新建、改擴建及維修項目共計38個,總投資6.5億元。成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區創建工作專班,投入984萬余元用于改善學校辦學條件、調整師資均衡配置,城中區獲評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為全國僅有的135個、全區僅有的4個縣區之一。
(三)持續做好文化惠民工作。開展各項惠民活動665場,惠及36萬人次,實現“文化進萬家、歡樂進基層”。區文化館數字化建設保持全市領先,區圖書館建成柳州市首家市級圖書館分館,推動申報“一級館”工作,提升我區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開展民族民俗、非遺活動共計51場,提升我區“非遺”影響力。出臺《城中區全民健身實施方案(2021-2025年)》,城中區獲評“自治區2022年首批全民健身模范縣(市、區)”。
五、社會治理順暢高效
抓牢抓實安全生產工作,成立檢查組238個,開展安全生產督導檢查398次,檢查單位1108次,共排查各類安全隱患1610處,整改完成率98.2%,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扎實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及時傳達上級有關防汛工作部署,啟動洪澇災害Ⅳ級應急響應5次,召開防汛工作會議15次,組建共7支防汛應急搶險隊伍,全力做好全區抗洪清淤工作。全面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守護糧食安全底線。壓實林長制責任,成立城中區林業執法大隊,圍繞森林防火、松材線蟲防治、森林督查等專項工作開展林業聯合執法巡查,切實形成保護森林資源的工作合力。守住食品安全底線,加強食品安全綜合監管,轄區內無發生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深入推進法治城中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主題活動,深入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創建工作,自治區司法廳普法依法治理處領導帶隊調研環江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設工作,對環江村村容村貌及法治工作高度贊揚。
?
2023年工作計劃
?
我們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積極謀劃并推進經濟與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任務。
一、加強經濟調控,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圍繞城中區“三區建設”戰略目標,堅持穩字當頭、項目為王,全力以赴穩住經濟大盤,奮力推動我區經濟不斷“回暖”。提高研判經濟發展形勢的能力,加強對主要經濟指標變動的實時監測、分析和預警,提升服務理念,優化發展環境,創新發展模式,對重點領域加強調研,總結經驗、分析不足。全力促進固定資產投資工作。加強重大項目精細化管理,深挖投資數據,重點抓好投資5000萬以上項目和房地產市場工作,按各項指標壓實責任,推進落實。
科學決策,做好重大項目建設工作。繼續加快推進重大項目謀劃和建設,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集聚發展新動能。努力謀劃一批事關城中區長遠發展的大項目,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市重大項目范圍。深入企業和項目現場開展調研,全力協調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確保完成市級層面重大項目績效考核目標。做好農業項目的跟進與服務,積極打造農旅融合項目,拓展鄉村多元價值。積極推進EOD項目調查研究、入庫申報和實施,解決鄉村產業發展融資能力不足的問題,繼續做好各項重大文旅項目的服務與跟進工作,指導柳州櫻花谷按旅游品牌創建標準不斷完善基礎服務設施建設。
二、突出提質增效,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一)抓好穩產保供,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科學制定耕地撂荒分類處理辦法和復耕計劃,有序推進復耕工作。以“三品一標”認證為抓手,重點抓好特色水果種植,引進高附加值新品種,鞏固提高種養面積,促進農產品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繼續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清重”工作。繼續對轄區內衛星遙感監測發現的疑似河湖“四亂”問題進行排查、復核認定,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水、護水宣傳活動,推進江河湖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工業建設新跨越。圍繞柳州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部署,持續推進新業態集聚區建設,擬承租鑫中聯大廈新業態集聚區二期辦公場地,擴大招商規模,立足集聚區企業,引動集聚效應;優化營商環境,出臺以商引商獎勵政策,提升園區企業積極性,主動吸引更多企業入園增補產業鏈條;做好“雙新”謀劃工作,鞏固優化營商環境的成果,為企業服務,解決生產經營等困難,確保企業正常運營和工業經濟平穩發展。
(三)強化服務水平,加速提升服務業發展。結合我區企業實際需求和各行業特點,利用各節假日消費節點開展惠民促消費等系列促銷活動,促進消費回暖,拉動城中區經濟穩增加,努力實現拓市場、促消費、保發展、惠民生。加強與企業聯系,大力培育限額以上商貿企業,積極主動幫助企業解決相應的困難,做好服務企業工作,及時掌握重點行業和企業信息加強聯動,不斷完善限上企業儲備庫。扎實開展上規入統工作。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作用,以確保達標企業應統盡統,增加優質企業數量,壯大服務業發展規模,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助力三產發展。
三、改善民生事業,共創美好幸福新生活
抓嚴抓實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持續推進清廉醫院建設和糾治醫療衛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行動,督促柳東衛生院抓緊抓實清廉醫院建設黨支部主體責任,加強業務性工作與清廉醫院建設的融合,使“三重一大”制度和內控制度更趨完備。持續開展“優均”專項培訓,爭取年底通過自治區“優均”督導評估驗收。繼續強化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相關工作,繼續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宣傳活動,推進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進社區等。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全面落實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促進重點群體充分就業。積極服務鼓勵企業、創業者申報“青創貸”“國創貸”“小微貸”等創業貸款。
?
?
???????????????????????柳州市城中區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4日
?
?
?
單位聯系人:城中區政府辦周藝湘
聯系電話:2824191
柳州市城中區人民政府2022年工作總結
和2023年工作計劃
?
2022年工作總結
?
今年,城中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按照區委部署,堅持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根本動力,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貫徹“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指示要求,努力打造“高品質城市生活樣板區、新業態融合發展集聚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據預測,城中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81.68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一產增加值1.06億元,同比增長1.6%;二產增加值206.35億元,同比增長4.6%;三產增加值274.28億元,同比增長2.0%。固定資產投資上報108.94億元,同比下降34.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8億元,同比下降13%。
一、區域經濟發展總體平穩
(一)第三產業穩步發展。扎實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區四家班子領導和企業服務年活動工作組走訪企業176余次,建立企業清單、問題清單、措施清單“三張清單”,優化服務企業紓困。組織召開城中區2022年“政銀企”對接會,構建惠企政策平臺、金融服務平臺、政企服務平臺“三個平臺”,推動98家企業與現場13銀行、2家擔保機構達成合作意向,達成意向金額5.13億元。開展“5·1”促消費、購車補油卡等活動,面向全市民發放消費券、補貼油卡達180萬,直接聯動消費約3300萬元,帶動車輛消費5682萬元,加速消費市場回暖。精心策劃“城中人 游城中”、“我是城中旅游代言人”等活動,承辦柳州市花為媒“云賞美麗鄉村”、環江村龍眼節、柚子節等節慶,開展環江濱水大道旅游消費節等活動,有效促進旅游消費落地城中。2022年前三季度,旅游總人數達711.72萬人次,旅游總消費83.41億元,實現我區旅游總人數、總消費逆勢向上增長。
(二)新業態融合發展。新業態集聚區按照“一區三園”模式規劃布局,鑫中聯大廈總規劃使用面積12000平方米,博藝大廈部分企業納入園區管理。大力招引、培育和發展總部經濟,新業態集聚區已入駐企業100家,商會1家,產業協會2家,完成營收約8億元,實現稅收收入2301.83萬元,產業集聚效果突顯。園區推動廣西木網平臺正式啟動上線、舉辦“5G?賦能+工業互聯網”戰略合作簽約等活動,推動城區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
(三)鄉村振興步伐加快。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編制柳州市城中區大美環江休閑農業示范區建設規劃,全區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已完成4.87億元。“紅肉蜜柚”“脆蜜金桔”2個特色農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志認證。投資1560萬元,全面提升精品民宿、農家樂的基礎建設。完成6條鄉村道路硬化及12個污水處理工程、10個自來水項目、88套村屯安防項目建設。嚴格落實農房建設風貌管控,推進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等多項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工作。
(四)產業項目和招商引資扎實推進。2022年總投資五千萬元以上儲備項目35個,估算總投資265.51億元,7個儲備項目實現開工建設。市級層面重大項目建設方面,完成新開工項目1項,完成投資額36.40億元,完成全年進度72.8%。城中區教育基礎設施PPP項目(7個子項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9月已入國家PPP項目庫。預計城中區完成區外境內到位資金75.47億元,新引進項目39個。對接“四類500強”“專精特新”企業,新引進四類500強項目4個,新引進專精特新等項目3個。重點制定“華潤文化旅游”產業鏈,將相關配套酒店、基礎設施建設等納入鏈條中。招引新企業約80家進駐樓宇,推動項目落地約39個,投資額約30億元,盤活樓宇經濟。
二、城市建設高品質發展
(一)加快推動城市更新工作。推動實施24個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居民4000戶。續建“三供一業”改造項目涉及23個小區,將于年底全部完工。持續開展城區14條小街巷改造工作,修復破損路面約3000平方,疏通排污管道約4000米,更換破損井蓋、雨箅約300個。全面推動小區治理體系建設,轄區內三無小區中已有121個小區組建業委會或成立自管小組進行管理,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二)不斷提高市容市貌管理水平。開展市容專項整治、“五車”及違停整治、“揚塵”污染治理等行動930次,在2022年“金壺杯”考核中數字化城管、揚塵治理、“門前三包”等多個項目位列前茅。充分運用備“電子告知單”等新型執法裝備,推廣“違停嚴管街”治理模式。妥善處理數管案件3萬余件,按期結案率100%,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科學化、智能化程度。開展自建房安全排查64次,累計排查全區既有房屋9165戶,自建房3204戶,發現疑似安全隱患842戶,毫不松懈抓好整改,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三、民生福祉持續促進
強化就業和社會保證,構建“1+7+N”城區、街道、社區(村)就業服務平臺,新增就業人員9103人,完成率達101.14%。全力做好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發放民政救濟金額累計802萬元,城鄉低保平均補助水平超過自治區績效考核標準。發揮醫療救助政策托底保障功能,超額完成醫保任務,完成率為109%。抓實抓好雙擁工作,我區被定位全國退役軍人電子優待證試點城區,300余家商戶入駐城中區崇軍聯盟,自治區雙擁工作會議選定我區萬達“崇軍銜”設為現場觀摩點。
四、社會事業穩步發展。
(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高效處置10·14疫情,截至10月23日,逐步有序解除管控措施,打贏了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扎實推進新冠疫苗的接種工作,累計共接種34萬人,81.16萬劑次,接種覆蓋率在柳州市各城區名列第一。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核酸采樣檢測工作,嚴格執行“二碼聯查”,做好居家隔離人員、重點人群上門核酸采樣和體溫監測等工作。穩步開展冷鏈食品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保障食品安全。
(二)穩步推進“教育強區”工作。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新建、改擴建及維修項目共計38個,總投資6.5億元。成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區創建工作專班,投入984萬余元用于改善學校辦學條件、調整師資均衡配置,城中區獲評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為全國僅有的135個、全區僅有的4個縣區之一。
(三)持續做好文化惠民工作。開展各項惠民活動665場,惠及36萬人次,實現“文化進萬家、歡樂進基層”。區文化館數字化建設保持全市領先,區圖書館建成柳州市首家市級圖書館分館,推動申報“一級館”工作,提升我區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開展民族民俗、非遺活動共計51場,提升我區“非遺”影響力。出臺《城中區全民健身實施方案(2021-2025年)》,城中區獲評“自治區2022年首批全民健身模范縣(市、區)”。
五、社會治理順暢高效
抓牢抓實安全生產工作,成立檢查組238個,開展安全生產督導檢查398次,檢查單位1108次,共排查各類安全隱患1610處,整改完成率98.2%,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扎實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及時傳達上級有關防汛工作部署,啟動洪澇災害Ⅳ級應急響應5次,召開防汛工作會議15次,組建共7支防汛應急搶險隊伍,全力做好全區抗洪清淤工作。全面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守護糧食安全底線。壓實林長制責任,成立城中區林業執法大隊,圍繞森林防火、松材線蟲防治、森林督查等專項工作開展林業聯合執法巡查,切實形成保護森林資源的工作合力。守住食品安全底線,加強食品安全綜合監管,轄區內無發生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深入推進法治城中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主題活動,深入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創建工作,自治區司法廳普法依法治理處領導帶隊調研環江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設工作,對環江村村容村貌及法治工作高度贊揚。
?
2023年工作計劃
?
我們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積極謀劃并推進經濟與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任務。
一、加強經濟調控,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圍繞城中區“三區建設”戰略目標,堅持穩字當頭、項目為王,全力以赴穩住經濟大盤,奮力推動我區經濟不斷“回暖”。提高研判經濟發展形勢的能力,加強對主要經濟指標變動的實時監測、分析和預警,提升服務理念,優化發展環境,創新發展模式,對重點領域加強調研,總結經驗、分析不足。全力促進固定資產投資工作。加強重大項目精細化管理,深挖投資數據,重點抓好投資5000萬以上項目和房地產市場工作,按各項指標壓實責任,推進落實。
科學決策,做好重大項目建設工作。繼續加快推進重大項目謀劃和建設,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集聚發展新動能。努力謀劃一批事關城中區長遠發展的大項目,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市重大項目范圍。深入企業和項目現場開展調研,全力協調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確保完成市級層面重大項目績效考核目標。做好農業項目的跟進與服務,積極打造農旅融合項目,拓展鄉村多元價值。積極推進EOD項目調查研究、入庫申報和實施,解決鄉村產業發展融資能力不足的問題,繼續做好各項重大文旅項目的服務與跟進工作,指導柳州櫻花谷按旅游品牌創建標準不斷完善基礎服務設施建設。
二、突出提質增效,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一)抓好穩產保供,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科學制定耕地撂荒分類處理辦法和復耕計劃,有序推進復耕工作。以“三品一標”認證為抓手,重點抓好特色水果種植,引進高附加值新品種,鞏固提高種養面積,促進農產品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繼續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清重”工作。繼續對轄區內衛星遙感監測發現的疑似河湖“四亂”問題進行排查、復核認定,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水、護水宣傳活動,推進江河湖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工業建設新跨越。圍繞柳州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部署,持續推進新業態集聚區建設,擬承租鑫中聯大廈新業態集聚區二期辦公場地,擴大招商規模,立足集聚區企業,引動集聚效應;優化營商環境,出臺以商引商獎勵政策,提升園區企業積極性,主動吸引更多企業入園增補產業鏈條;做好“雙新”謀劃工作,鞏固優化營商環境的成果,為企業服務,解決生產經營等困難,確保企業正常運營和工業經濟平穩發展。
(三)強化服務水平,加速提升服務業發展。結合我區企業實際需求和各行業特點,利用各節假日消費節點開展惠民促消費等系列促銷活動,促進消費回暖,拉動城中區經濟穩增加,努力實現拓市場、促消費、保發展、惠民生。加強與企業聯系,大力培育限額以上商貿企業,積極主動幫助企業解決相應的困難,做好服務企業工作,及時掌握重點行業和企業信息加強聯動,不斷完善限上企業儲備庫。扎實開展上規入統工作。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作用,以確保達標企業應統盡統,增加優質企業數量,壯大服務業發展規模,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助力三產發展。
三、改善民生事業,共創美好幸福新生活
抓嚴抓實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持續推進清廉醫院建設和糾治醫療衛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行動,督促柳東衛生院抓緊抓實清廉醫院建設黨支部主體責任,加強業務性工作與清廉醫院建設的融合,使“三重一大”制度和內控制度更趨完備。持續開展“優均”專項培訓,爭取年底通過自治區“優均”督導評估驗收。繼續強化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相關工作,繼續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宣傳活動,推進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進社區等。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全面落實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促進重點群體充分就業。積極服務鼓勵企業、創業者申報“青創貸”“國創貸”“小微貸”等創業貸款。
?
?
???????????????????????柳州市城中區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4日
?
?
?
單位聯系人:城中區政府辦周藝湘
聯系電話:282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