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生態環境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2023年,城中生態環境局緊緊圍繞黨中央、自治區和柳州市的決策部署,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全國、自治區、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注重統籌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積極穩生態促轉型,不斷改善轄區生態環境質量,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現將我局2023年法治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總體情況
2023年以來,城中生態環境局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各項要求,穩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強行政執法,規范行政處罰,城中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96.6%,同比提高7.1個百分點;污染天數12天,同比去年減少22天,PM2.5平均濃度和PM10平均濃度均達到年度績效考核要求。城中區地表水水質達到II類水以上。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服務企業綠色發展。2023年,城中生態環境局依托環境移動執法系統共開展7次“雙隨機”抽查工作,出動執法人員10人次,抽查企業 25 家次,解決危險廢物處置等隱患問題5個,助推企業綠色發展。
(二)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先后組織開展了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專項整治、環江濱水大道農家樂排污問題專項整治、危險廢物排查專項整治、醫療機構環境問題專項整治等專項執法行動,每季度組織開展了一次污染源日常監管“雙隨機”抽查。通過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和日常執法監管。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14份。
(三)依法化解爭議矛盾,維護群眾合法權益。2023年,先后受理群眾舉報的環境信訪問題2796件,其中噪聲投訴1923件,餐飲油煙投訴698件,其他投訴175件,及時率及回復率均為100%。2023年,自治區第二輪第二批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期間,城中區受理群眾舉報案件6件(榮和天譽小區商用主管道漏煙、第九季酒吧娛樂噪聲、斜陽路31-3號臭豆腐店異味、小南路空調外機及順景茶樓油煙管道設置不規范、曙光路燒烤店油煙擾民),重復件1件(第九季酒吧娛樂噪聲擾民)。自治區環保督察期間,對群眾舉報反映的問題,區相關部門聯合調查核實,先后出動車輛15輛次,人員45人次,召開協調會4場次,責令整改問題5處,做到了立行立改,群眾比較滿意。
(四)嚴格信息公開。按照透明、公開原則,重點實施環境質量、污染減排、污染源監管、環境執法、環境安全、環境信訪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公開。進一步提高執法透明度,強化執法監督,保障了廣大市民的知情權、監督權。
三、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局在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效,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具體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足:一是環境執法的強度和廣度仍有待提升。執法強度方面,四種新監管執法手段運用較少。執法廣度方面,生態環境部門執法人員和執法裝備嚴重不足,延伸觸角有限,對農村的非法生產企業(小作坊)難以真正做到“查處一處、教育一片、警示一方”。二是環保能力建設水平有待提高。生態環境部門環保能力建設有所滯后,執法人員偏少,執法裝備不足,執法水平不高,監管執法工作難以達到新《環境保護法》要求。三是環境執法強制手段有所欠缺,影響行政執法效率。
四、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局將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切實履行法治政府建設職責,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夯實基礎,提升效能,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繼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積極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例實踐,不斷提高行政能力和行政水平。二是進一步做好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的協調聯動,提升公益訴訟應對和信息交流,不斷增強環境執法剛性,強化司法支撐,提升聯動機制效能。三是用好用足相關環保法規賦予的強力監管手段,把環境保護執法與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有機結合,持續開展“零點行動”等系列突擊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各類偷排、漏排、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等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 ? (信息員:曾睿? ?審批領導:車津程? ?聯系電話:2094732)
2023年,城中生態環境局緊緊圍繞黨中央、自治區和柳州市的決策部署,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全國、自治區、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注重統籌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積極穩生態促轉型,不斷改善轄區生態環境質量,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現將我局2023年法治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總體情況
2023年以來,城中生態環境局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各項要求,穩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強行政執法,規范行政處罰,城中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96.6%,同比提高7.1個百分點;污染天數12天,同比去年減少22天,PM2.5平均濃度和PM10平均濃度均達到年度績效考核要求。城中區地表水水質達到II類水以上。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服務企業綠色發展。2023年,城中生態環境局依托環境移動執法系統共開展7次“雙隨機”抽查工作,出動執法人員10人次,抽查企業 25 家次,解決危險廢物處置等隱患問題5個,助推企業綠色發展。
(二)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先后組織開展了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專項整治、環江濱水大道農家樂排污問題專項整治、危險廢物排查專項整治、醫療機構環境問題專項整治等專項執法行動,每季度組織開展了一次污染源日常監管“雙隨機”抽查。通過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和日常執法監管。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14份。
(三)依法化解爭議矛盾,維護群眾合法權益。2023年,先后受理群眾舉報的環境信訪問題2796件,其中噪聲投訴1923件,餐飲油煙投訴698件,其他投訴175件,及時率及回復率均為100%。2023年,自治區第二輪第二批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期間,城中區受理群眾舉報案件6件(榮和天譽小區商用主管道漏煙、第九季酒吧娛樂噪聲、斜陽路31-3號臭豆腐店異味、小南路空調外機及順景茶樓油煙管道設置不規范、曙光路燒烤店油煙擾民),重復件1件(第九季酒吧娛樂噪聲擾民)。自治區環保督察期間,對群眾舉報反映的問題,區相關部門聯合調查核實,先后出動車輛15輛次,人員45人次,召開協調會4場次,責令整改問題5處,做到了立行立改,群眾比較滿意。
(四)嚴格信息公開。按照透明、公開原則,重點實施環境質量、污染減排、污染源監管、環境執法、環境安全、環境信訪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公開。進一步提高執法透明度,強化執法監督,保障了廣大市民的知情權、監督權。
三、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局在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效,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具體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足:一是環境執法的強度和廣度仍有待提升。執法強度方面,四種新監管執法手段運用較少。執法廣度方面,生態環境部門執法人員和執法裝備嚴重不足,延伸觸角有限,對農村的非法生產企業(小作坊)難以真正做到“查處一處、教育一片、警示一方”。二是環保能力建設水平有待提高。生態環境部門環保能力建設有所滯后,執法人員偏少,執法裝備不足,執法水平不高,監管執法工作難以達到新《環境保護法》要求。三是環境執法強制手段有所欠缺,影響行政執法效率。
四、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局將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切實履行法治政府建設職責,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夯實基礎,提升效能,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繼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積極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例實踐,不斷提高行政能力和行政水平。二是進一步做好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的協調聯動,提升公益訴訟應對和信息交流,不斷增強環境執法剛性,強化司法支撐,提升聯動機制效能。三是用好用足相關環保法規賦予的強力監管手段,把環境保護執法與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有機結合,持續開展“零點行動”等系列突擊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各類偷排、漏排、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等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 ? (信息員:曾睿? ?審批領導:車津程? ?聯系電話:2094732)